第六章:水平与密度单元提高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 一块铜的水平将发生变化的状况是。
A.将铜块从北极带到赤道; B.将铜块锉成圆台;
C.将铜块从15℃加热到50℃;D.将铜块熔化成液态铜
【分析】水平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水平的大小与外面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剖析即可解答此题。
水平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地方和状况的变化无关。
A、把铜块从北极带到赤道是地点发生了改变了,但其水平不发生改变。
B、用锉刀对铜块进行加工,锉刀磨去了一部分铜屑.将铜块锉成圆台,所以铜块的水平发生了改变。
C、将铜块从15℃加热到50℃是温度变了,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即其水平不变。
D、把铜块熔化成液态铜是状况改变了,但其水平不发生改变。
故选B。
【考试知识点】水平及其特质。
2.下列物体中水平最接近1.5×106mg的是。
A.一只鸡 B.一枚大头针 C.一只绵羊 D.一粒沙子
【分析】先把mg换算为kg,然后逐一估测排除。1.5×106mg=1.5kg。
A、一只鸡约1.5kg,接近;B、一枚大头针约几毫克,不对;C、一只绵羊约几十千克,不对;D、一粒沙子约十几毫克,不对。
故选A。
【考试知识点】水平的估测。
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水平”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用天平常,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 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C.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D. 察看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觉得天平横梁已平衡
【分析】托盘天平的用法,包含以下步骤:放置;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放物体;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读数.通过托盘天平的用法规则结合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A、用天平常,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在调节横梁平衡时,第一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0”刻度线上,故此说法正确,不复合题意。D、察看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觉得天平横梁已平衡,此说法正确,故不复合题意。
此题答案是B。
4.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右侧托盘比左侧托盘高,应该。
A.调节游码使其向右移动; B.调节游码使其向左移动;
C.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D.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
【分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只能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解答: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若右侧托盘比左侧高,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不可以移动游码。
故选D。
【考试知识点】天平的用法。
5.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水平,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因为疏忽,当游码还坐落于0.1克地方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质水平应为()。
A.45.1g B.45.0g C.44.9克 D.条件不足,不可以确定
【分析】不论天平的游码是不是在零刻线处,只须天平平衡了,就能测量物体的水平;当右盘中加上砝码天平平衡,物体的水平就等于砝码的水平;当右盘中添加砝码,天平不可以平衡,需要移动游码才能平衡,物体的水平就等于砝码水平加上游码示数,再减去0.1g。
解答:游码处于0.1g地方时,将天平调节平衡了,然后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就平衡了,物体的水平就等于砝码的水平,等于20g×2+5g=45g。
故选B。
【考试知识点】天平的用法与读数。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密度大的物体,其水平肯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肯定大;
C、密度相等的物体,其水平不肯定相等;D、密度相等的物体,肯定是同种物质组成的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质,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水平、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同种物质,在肯定状况下密度是定值,事实上当水平(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水平)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水平不改变;因此,不可以觉得物质的密度与水平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都是不对的;而选项C正确。
不一样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有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比如合金制品,密度大概相同,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考试知识点】密度及其特质。
7.有两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天平右盘里放2个甲球,在左盘中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为( )。
A.3:2 B.2:3 C.1:1 D.9:4
【分析】已知两种材料的单个实心球的体积相等,依据左右两盘球的数目可以得到水平关系,最后借助得到两球的密度关系。
解答:设一个甲球的水平为m甲,一个乙球的水平为m乙,依据题意得2m甲=3m乙,也就是,
由于,所以甲乙材料密度之比为:
。
故选A。
【考试知识点】密度的计算与比较。
8.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这间反常膨胀)。则给0℃的水加热升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的,即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依据密度公式可知,在0℃~4℃之间随温度的升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在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由
可知,其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如此看来,水在4℃时密度最大,是1.0×103kg/m3。
故选D。
9.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水平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剖析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水平跟体积的比值是不一样的;
B. 甲物质的水平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若V甲 = V乙 则m甲
D. 若m甲 = m乙,则V甲>V乙
【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依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分析】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水平,所以该图象反映的是水平随体积变化图象,由于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水平,所以该图象也是密度图象。
A、在体积相同时,甲和乙的水平不同,则甲和乙的水平跟体积的比值不同,选项A正确。
B、在体积相同时,甲的水平比乙的大,则甲物质的水平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的大,选项B错误。
C、若V甲=V乙则m甲>m乙,选项C错误。
D、若m甲=m乙,则V甲<V乙,选项D错误。
故选 A。
10.对于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铁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大的铁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铁块的密度大;
C.几个铁块的密度都相同;D.需要了解几块铁的水平和体积才能比较密度大小
【考试知识点】密度及其密度、水平、体积的相互关系。
【分析】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水平与其体积的比值,只有在了解物体水平或体积首要条件下才能比较物体密度大小;只从一个方面(水平或体积)是没办法确定物体密度大小的。故A中,水平大的铁块密度大的说法是不对的;B中,体积小的铁块密度小也是不对的;C中,几个铁块的密度都相同的判断也是不对的。完整、正确的说法是:需要了解几块铁的水平和体积才能比较密度大小。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水平为m,密度为ρ的金属块随宇宙飞船从地球到达太空后,其水平和密度的变化是( )。
A、水平和密度均减小 B、水平和密度均不变
C、水平和密度均增大 D、水平不变,密度减小
【分析】水平是物质的一种特质,不会随物质的形状、状况、地方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质,它与物质的材料有关,不伴随物体地方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水平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质,同种物质的水平和密度一般是不发生变化的,即便是物体的地方发生了改变,其水平和密度也不会发生改变.金属块随宇宙飞船从地球到达太空后,地方虽然发生了改变,但金属块的密度和水平都不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B。
2、填空题(22分)
12.(6分)某同学想用天平测1枚大头针的水平,请你把这名同学设计的称量步骤程序整理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
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把50枚相同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加减砝码;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读出总水平,求出每枚大头针的水平;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分析】天平的正确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3)“称”先在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再在右盘放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4)“算”物体的水平=砝码的水平+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整”整理器材。
解答:一个大头针的水平非常小,在天平上没办法直接测量,使用测多个大头针计算一个大头针的水平;具体的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1);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6);③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4);④把50枚相同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加减砝码(3);⑤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2);⑥读出总水平,求出每枚大头针的水平(5)。
故答案为:(1)(6)(4)(3)(2)(5)。
13.(4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的水平和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分析】从图象中找出对应的体积和水平,由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由图象知,当物体的水平为m=10g时,体积为V=6cm3,
所以物体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1.67×103。
14.(6分)有一金属块水平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假如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kg/m3。
【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水平和体积,依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类型和状况有关,与体积和水平的大小无关。
解答:这种金属的密度。
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水平的大小无关,所以假如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19.3×103kg/m3。
故答案为:19.3×103;19.3×103。
【考试知识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质。
15.(6分)如图,为何巧克力、香皂等商品一般都做成凹型并刻有字?除去美观吸引人,更要紧的是为了节省材料,产生更多收益。一个年产量3000t的巧克力厂,假如仅由于刻字使每块巧克力由76g降低lg,则该厂一年多赚50 多万元。计算一下一块刻字的巧克力的重力是__________N,假如巧克力的密度按1.0×103kg/m3计算,则一块巧克力减小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g=10N/kg)
【分析】①已知巧克力的水平,借助公式G=mg得到其重力;②已知巧克力的密度和减小的水平,借助公式V=mρ得到减小的体积。
解答:①刻字的巧克力的重力是G=mg=0.075kg×10N/kg=0.75N;
②巧克力的密度为ρ=1.0×103kg/m3=1.0g/cm3;
巧克力减小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0.75;1。
3、计算题(24分)
16.(6分)甲物体的水平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分析】已知两个物体的水平和体积之比,借助公式得到密度之比.
解答:
答: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2:1。
17.(8分)密度为0.8g/cm3的甲液体40cm3和密度为1.2g/cm3的乙液体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分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混合液的水平,依据题意求出混合液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混合液的密度。
解答:由,
两种液体的水平:m甲=ρ甲V甲=0.8g/cm3×40cm3=32g;
m乙=ρ乙V乙=1.2g/cm3×20cm3=24g;
则混合液水平m=m甲+m乙=32g+24g=56g;
混合液的体积V=(V甲+V乙)×90%=(40cm3+20cm3)×90%=54cm3;
混合液密度。
答:混合液的密度为1.04g/cm3。
18.(10分)“五·一”黄金周,小华和母亲到无锡买了宜兴茶壶,如图所示,非常想了解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用天平测出壶盖的水平为44.4g,再把壶盖放人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水平是14.8g。则: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帮小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水平为159g,则该茶壶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分析】(1)已知溢出水的水平,依据密度公式求出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2)已知壶盖的水平和体积,借助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这种材料的密度;(3)已知整个空茶壶的水平,借助密度公式求出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解答:(1)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依据可得,溢出水的体积即壶盖的体积:
;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答:(1)壶盖的体积为14.8cm3;(2)这种材料的密度为3g/cm3;(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53cm3。
【考试知识点】密度及其计算。
4、实验探究题(21分)
19.(9分)辨别某实心金属工艺品的材料:__________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工艺品的水平。把工艺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天平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地方如图(1)所示时,天平平衡,该工艺品的水平是_________g。
图(1) 图(2)
(2)把该工艺品放入盛有50cm3水的量筒将来,水面到达的地方如图(2)所示,该工艺品的体积是_________cm3。
(3)通过计算并查表(一)可知,制作该工艺品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
【分析】工艺品的水平等于砝码的水平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工艺品的体积等于工艺品浸没水中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了解工艺品的水平和体积,依据密度公式求出工艺品的密度;依据工艺品的密度和密度表进行比较进行判断。
解答:(1)工艺品的水平:m=50g+20g+10g+1g=81g,
(2)工艺品的体积V=80ml-50ml=30ml=30cm3。
(3)工艺品的密度为:ρ==
=2.7g/cm3=2.7×103kg/m3。
工艺品可能是铝制成的。
故答案为:(1)81;(2)30;(3)铝。
【考试知识点】固体密度测量。
20.(12分)小文在假期里和爸爸妈妈去了仙湖植物园游玩,在弘法寺附近有道路改建等基建工程正在进行。他随手捡起了路边一个工程车脱落的银灰色固体,他想了解这个固体的构成,于是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小文第一用天平测量了固体的水平,请你为他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
A. 估计好固体的水平,将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上进行测量,必要时调节游码到标尺上的适合地方,直到横梁平衡;
B. 读出固体的水平=砝码的总水平+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值;
C.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D. 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以上实验步骤中还有一处错误,你能找出来并改正它吗?
答:我觉得步骤__________(请填字母编号)应改为__________。
②然后,他用量筒测量了固体的体积。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砝码读数/g | 游码读数/g | 水的体积/cm3 | 固体+水的体积/cm3 |
65 | 1.0 | 60 | 70 |
③依据实验数据算出的固体密度,参考下表给出的密度数值,你能帮助小文找出固体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吗?(单位:g/cm3)
大理石 | 钢 | 混凝土 | 铸铁 | 花岗岩 |
2.5 | 7.8 | 2.4 | 6.6 | 2.7 |
答:我通过计算,了解这个固体是由__________(选填物质名字)构成的。
【考查角度】密度及水平的测量。
【分析】测量物体水平的步骤应该是: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平衡,测量,读数;从小文测量给出的几个步骤,正确排序应该是:CDAB。
在这四个步骤中,步骤D有明看上去错误,调天平平衡,应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是天平平衡。
由小文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固体的水平66g,固体的体积10cm3;此固体的密度:。
从给出的参考密度表可知,此固体是铸铁。
【答案】CDAB、步骤D、调节平衡螺母、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