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所以会不听话是由于他的自我意识在渐渐成熟,这也是孩子长大的一个标志,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某些“不听话表现”感到开心。有些时候不要依据我们的标准去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尊重他的感受,比强势地让他改正你觉得的错误更好。
应对青春叛逆期孩子狠招
第一,要换位考虑,理解孩子的感受,父母不可以以大欺小。
孩子长大了有我们的想法和观念,这是非常正常的,父母要讲究民主,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看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看重,那样他们就会从心理上面对父母产生尊重感和依靠感。
第二,要多跟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
掌握交流在处置青少年叛逆时期尤为重要,孩子大了,他们渴望决定我们的事情,父母为何不给他们机会呢,即便失败,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历程。
第三,不可以过多的约束孩子,不要比较。
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提到“其他人家的孩子”,感觉其他人家的孩子一直好的,不免对孩子太过严苛,孩子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需要,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那样当他们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内心深处会感觉自己不可以办不到。
第四,不要只关注到孩子的学习。
作为父母,不要只关注到孩子的学习,太过于强调孩子学习会让孩子产生抵抗心理,从心里感觉爸爸妈妈只想要成绩,不关心自己身体,让孩子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
第五,不要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
爸爸妈妈要有我们的生活,不可以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由于过度的去关注孩子,反而会束缚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烦躁,逃避。
想要改变孩子的不听话行为,追溯源头非常重要
1、爱的太深沉
上文提到过,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需要言听计从,却不知欲望都是填不满的沟壑。小时候,孩子接触的事情少,所以需要也比较小,爸爸妈妈可以易如反掌的满足。但伴随眼界的增宽,孩子的愿望愈加多,而爸爸妈妈却没办法再满足。
这时,孩子就会变得极其不听话,他会感觉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明明跟之前一样的需要,却得不到满足。于是日常,孩子就会跟爸爸妈妈各种闹腾,并且表现出特别极端的一面。
2、没伴随
与之相对立的就是没伴随的家庭,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光忙着工作争抢,忽视了孩子的存在。日常,几乎极少有空闲伴随孩子,更别提交流和玩耍。在爸爸妈妈看来,工作是生活的本钱,是养育孩子的支柱,一刻也不可以停歇。
正是由于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意,孩子的内心才会“阴暗”,不自觉的对爸爸妈妈生出敌意。特别是被说教时,下意识的就会拒绝和反抗,这种不听话心理是特别紧急的。
3、爸爸妈妈管教严苛
一直生活在爸爸妈妈强势的控制欲中,不管多阳光的孩子,都大概变得任性。由于孩子没自由可言,无论做何事,都得要以爸爸妈妈的想法为主,可能连衣服颜色和样式的选择,他们都没机会做主。
幼年时期能力有限,孩子只能被迫听话,但到了青春期却不同。孩子的思想和能力日渐前凸后翘,如果是爸爸妈妈再提出这类需要,那等他的必然是孩子的反抗和不听话。
假如孩子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说明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
1、总喜欢挑爸爸妈妈的刺
无论爸爸妈妈怎么说,在孩子的眼里都叫唠叨,这就是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在一个典型的表现。就连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起码的关心和提醒在孩子的眼里一样成为多余的话。孩子变得爱挑刺,爱找爸爸妈妈的问题,无论怎么样和不喜欢被爸爸妈妈管理和约束。
2、不喜欢正经说话总爱挑理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开始变得不想和爸爸妈妈交流,甚至就连平常的正经交流就非常难,至于顶嘴却成了家常便饭,你喊他吃饭,他不理,多说一句,他都抱怨你唠里唠叨没完没了。
3、容易莫名烦躁,爱发脾气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越发的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烦躁不安,喜欢听音乐,却对爸爸妈妈亲人有着莫名的坏情绪,这个时候父母肯定是挺失望的,怀疑自己如何把孩子教育的如此失败。
4、嘴里极少有赞美之词
即使是一些好的现象,好的事情,到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眼里,也是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即使他们对发生的事情无可挑剔,没发牢骚发脾气,可不闭着嘴,绝不多说一句赞美之词。
5、不想跟父母一块外出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孤僻的,是企图独立的,所以,他们变得不再粘着爸爸妈妈,而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我们的小空间里,面对和爸爸妈妈一块外出的邀请,通常都是不顺从的,有的孩子干脆拒绝和爸爸妈妈一块外出的任何一个需要。
6、特别重视个人的形象
别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但他们在个人的外在形象上却需要甚高,喜欢照镜子,喜欢打扮自己,外出前喜欢各种换衣服、倒刺我们的头发。